春分已至,清明即將到來。雖說春光明媚,但是大部分地區有降雨。濕噠噠的天氣不僅會讓人感到不舒服,飼料也會不舒服,因為較高的濕度通常有利于飼料中霉菌的生長和霉菌毒素的產生。
那么霉菌毒素究竟是什么?對我們養殖戶有什么危害呢?今天,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。
一、什么是霉菌及霉菌毒素?
霉菌是一種多細胞微生物,通過孢子繁殖,霉菌孢子普遍存在于土壤和一些腐爛植物中。一旦孢子接觸到破裂的種子,便迅速繁殖,并出現明顯的發霉現象,這些霉菌會產生更多的孢子去感染其他種子。
含霉菌的腐爛植物(左)和霉菌菌落(右)
霉菌毒素是谷物中生長的真菌在田間、加工、運輸以及儲存過程中,產生的有毒次級代謝產物。一般高劑量的霉菌毒素易產生明顯的霉菌毒素癥,而低劑量時則引發機體免疫機能受損,增加其他疾病感染率,導致霉菌毒素癥與其他疾病混淆,難以識別,造成極大危害。
二、霉菌毒素對飼料的影響
霉菌會破壞飼料與原料中的蛋白質、維生素等營養物質、降低飼料轉化率、使動物生產性能下降和免疫機能受損、引發典型或非典型的霉菌毒素癥。
黃曲霉(左)和霉菌毒素(右)
各類原料易污染的霉菌毒素

三、霉菌毒素對豬只的影響
不同霉菌毒素中毒的臨床癥狀各有不同偏重點,比如黃曲霉毒素主要作用于肝臟、玉米赤霉烯酮則主要影響豬的生殖系統、赭曲霉毒素主要影響腎臟,各種霉菌毒素作用的靶器官如下圖所示 。
那么如何判斷自己的豬場是否存在霉菌毒素污染呢?您可根據下表認真核對您的豬是否存在這些癥狀。
豬場霉菌毒素癥查核表
四、如何預防霉菌毒素
加強原料管理
購買優質的原料,謹防“廉價”料,同時對每批原料都要進行檢驗。改善加工工藝、避免管線中物料殘留過多、過久而發霉。加工設備與周圍場所應及時清掃。
原料粉碎后要盡快用完,霉變嚴重的原料必須廢棄,決不可遷就加以利用。輕度霉變的原料,經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去毒處理后可合理利用,如玉米過篩。供給種豬和小豬用的原料對霉菌毒素指標應更加嚴格要求。
正常玉米(左)與霉變玉米(右)
 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