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
懷孕與妊娠母豬生存的最適環境溫度范圍15~18℃!盁帷睍鹭i的熱應激,會大大的降低母豬的健康水平,會造成母豬生殖性能下降,配種受胎率降低,分娩率降低,發情率低等等繁殖障礙;進一步影響仔豬初生重降低,窩產活仔數減少,死胎數提高,斷奶仔豬合格率降低等等;就像霉菌毒素一樣,熱應激在母豬群的健康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。
熱應激時妊娠母豬采食量減少,妊娠母豬影響胎兒初生重;哺乳母豬影響乳汁分泌,仔豬易腹瀉,斷奶體重小。
哺乳母豬采食量減少將導致母豬掉膘嚴重,影響下一胎的發情配種。溫度30℃時采食量比21℃下降100g/頭.d左右。
母豬容易發生熱應激的原因。豬屬于恒溫動物,但豬汗腺不發達,散熱區較少,對熱的敏感性較高致使產熱和散熱失去平衡。夏季常溫在30℃以上,母豬適宜溫度在21℃左右,溫度在26℃的時候,熱應激就會對母豬的繁殖機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。
在高溫條件下,母豬的采食量降低,能量和蛋白質攝入不足,影響母豬的正常發情和排卵,常出現乏情和異常發情,發情周期延長。同時高溫不利于卵子的受精及受精卵在輸卵管里的運行,致使卵子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。
表現癥狀:
體溫升高42度以上,全身發紅,呼吸急促,張大口喘氣,嚴重時尖叫站立不穩,拉干糞球,不食等熱表現;嚴重時會因心衰死亡。
定位欄舍(南北走向),母豬定位欄或靠近西面墻壁,發生不食或難產的比例較高。
妊娠母豬后期遭受熱應激,可發生流產,產死胎。
方案
1、保證充足清涼飲水,調節豬的體溫。

高溫環境豬主要依靠水分蒸發來散失體熱。有試驗證明,水溫控制在10~12℃以內有利于豬體降溫并能刺激采食,提高采食量。
2、降低舍內溫度。
生產中采用水簾達到降溫效果,也可用噴霧降溫。如育肥舍當飼養密度太高時,舍內積熱多,升溫快,單純的降溫措施達不到預期效果,可考慮調整飼養密度。
豬舍內濕度大,房舍頂層比較薄,形成桑拿浴環境,豬群易患;應加強通風,保證舍內新鮮空氣流通?稍谪i舍周邊種樹或使用遮陽布,起到遮陽的作用。
3、改變飼喂時間。
夏季天氣具有早晚較涼,中午酷熱,晝夜溫差大的特點。建議早晨6:00左右,晚上7點左右(或者更晚一點的時間),中午避開炎熱的時候飼喂。飼料中可添加青綠飼料(或瓜果蔬菜)來提高適口性,促進采食。
4、藥物的合理使用。
使用VC、小蘇打等抗應激藥物。維持體液平衡,穩定內分泌-神經系統的安定和機能的正常運行。
在飲水中添加VC具有減緩體溫升高,增強抗熱能力,提高采食量、日增重和飼料效率的作用。使用藥物的同時添加VC可以調節豬體內物質代謝,增強免疫功能,提高抗應激能力。飼料中添加0.3%~0.5%小蘇打可提高體內堿貯,以有效中和熱應激下的代謝酸產物。
|